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> 中医科 > 中医特色 > 中医艾灸 >
艾灸的方法及注意事项
来源:上海徐浦中医医院阅读量:

 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、温熨,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,通过经络的传导,以起到温通气血、扶正祛邪,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。

  艾灸的方法

  1、直接灸:将大小适宜的艾炷,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。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,愈后留有瘢痕者,称为瘢痕灸。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,不留瘢痕者,称为无瘢痕灸。

  (1)瘢痕灸又名化脓灸: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,用火点燃艾炷施灸。在正常情况下,灸后1周左右,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,5-6周左右,灸疮自行痊愈,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、肺结核、瘰疬等慢性疾病。

  (2)无瘢痕灸:将大小适宜的艾炷,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,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,即可易炷再灸。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。因其皮肤无灼伤,故灸后不化脓,不留瘢痕。一般虚寒性疾患,均可此法。

  2、间接灸: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,进行施灸的方法。如生姜间隔灸、隔盐灸等。

  (1)隔姜灸:用鲜姜切成薄片,中间以针刺数孔,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,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。灸完所规定的壮数,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。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风寒痹痛等。

  (2)隔蒜灸:用鲜大蒜头,切成厚0.2-0.3公分的薄片,中间以针刺数孔,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,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,点燃施灸。待艾炷燃尽,易炷再灸,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。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,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。

  (3)隔盐灸: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,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,上置大艾炷施灸。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,中风脱证等。

  (4)隔附子饼灸:将附子研成粉末,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、厚约0.8cm的附子饼,中间以针刺数孔,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,上面再放艾炷施灸,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。

  3、艾卷灸

  (1)艾条灸: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。

  (2)温和灸: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,至皮肤红晕为度。

  4、温针灸

  针刺与艾灸结合的一种方法,适用既需留针又适用艾灸的病症。

  5、温灸器灸

 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,故又称温筒灸。有调和气血,温中散寒的作用。

 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

  一、禁忌证

  1、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、邪热内炽等证,如高热、高血压危象、肺结核晚期、大量咯血、呕吐、严重贫血、急性传染性疾病、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,均不宜使用艾灸治疗。

  2、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,精神分裂症,孕妇的腹部、腰骶部,均不宜施灸。

  3、颜面部、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、粘膜附近,均不得施灸。

  二、注意事项

  1、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,尤其是瘢痕灸,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。在施灸前,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,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,防止受凉,影响疗效。

  2、除瘢痕灸外,在灸治过程中,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。尤其幼儿患者。如有起泡时,可用酒精消毒后,用毫针将水泡挑破,再涂上龙胆紫即可。

  3、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,如身热感、头昏、烦躁等,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,饮少量温开水,或针刺合谷、后溪等穴位,可使症状迅速缓解。

  4、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,防止烧坏衣服、被褥等物。

   上海徐浦中医医院以弘扬中医传统文化,服务沪上居民健康 为宗旨。医院以祖国传统中医学为基础,望、闻、问、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新,运用中医特色诊断方法,结合中药配伍的千变万化辩证施治,集“治 未病-治病-康复-养生保健”于一体,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  温馨提示:上海徐浦中医院市医保定点单位。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,可以点击进入【联系我们】或者拨打热线电话:021-66855555进行了解。祝您身体健康。

 

  • 哪些症状是中风预警
  • 中医艾灸可帮女性远离体寒
  • 艾灸的作用你知多少?
  • 艾灸治疗的作用和方法
  • 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

    11号线三林站6号口出/6号线上南路站2号口出

   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

    首页

    咨询

    电话

    自助